第838章(第1/2 页)

第838章

一场损失不大的火势在皇上看来并非大事,并未过多追问,摆摆手让沈秉呈入列便开始了早朝。

苏淮景早些时候在宫门口提到的北方雪灾之事被皇上提了出来,让文武百官尽快拿出一个章程来。

文武百官纷纷献计。

皇上的表情始终淡淡的,并没有表现出满意亦或是不满,让人摸不透他究竟是何想法。

抗险救灾,必须要迅速救人,重振家园,提供食物和保暖措施,才能尽可能减少伤亡。

可北方离京都城极远。

即便是快马加鞭也得五六日才能到。

而如今许多地方大雪纷飞,凝结冰霜,路面湿滑,若再遇到泥石流亦或是雪崩,必定降低前往的速度。

如今赶过去,再快也得八天左右才能到达。

而消息传达到京都城,还不知经过了多少时间,就算今日便能拿出章程,派遣使臣前去赈.灾。

也已经错过最佳时机。

只能寄希望于地方官员能带领灾区百姓挺住,等朝廷官员前去救助。

否则,灾区百姓在食不果腹的冰天雪地里是绝对撑不了二十天的。

“皇上,当务之急,是派朝廷官员带领赈.灾粮食和银钱以及士兵前往北地安抚百姓,抗震救灾。”

户部尚书杨建忠站出来拱手道:“北地条件艰难,温度极低,如今又发生雪灾,房屋倒塌,若是没有粮食和保暖措施,他们肯定撑不过去的。”

文武百官无人不知这个道理。

但如今已经拖延许久。

且北地民风彪悍。

那地人民受到灾难,难免发生暴乱。

若是能力不强的官员去了北地,能不能有命回来还是未知数。

杨建忠此言一出。

大多数文武百官都不说话了。

生怕被皇上点名派遣去北地。

诚然,若是能将抗雪救灾这事办得漂亮,升官加爵是有极大可能的。

但......荣华富贵,高官厚禄,也得有命享才行。

虽说富贵险中求,但没有把握完好无损地活着回来的人,是不敢接下这个艰巨的任务的。

“杨爱卿所言有理,杨爱卿觉得哪位爱卿比较适合带赈.灾粮以及银钱和士兵前往北地赈.灾呢?”

皇上神色淡淡地将问题抛给杨建忠。

文武百官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。